展览简介
浅绛彩瓷是在晚清时出现的,一种运用国画中的“淡彩设色”技法绘制的瓷器。以淡赭、花青为主,染以草绿、淡蓝及紫等色彩,经650—700℃低温烧制,因其烧成效果与纸绢的浅绛画相似,故而得名。
浅淡的褐色与青色同水墨意韵相生相谐,配以题辞、落款,使瓷器透露出古雅隽永的文人气质。
此次展览共精选了111件展品,题材丰富。整个展览分为:“浅绛三大家”以及花鸟纹、山水纹、人物纹四个部分陈列。其中程门、金品卿、王少维因其在浅绛彩瓷流派中的艺术造诣被研究者称为“浅绛三大家”
展览时间:2020年11月26日至2021年3月5日展出。

程门,字松生,号雪笠、笠道人。
如图是程门山水纹长颈瓶。题辞:“迟客疏林下,斜溪小艇通。”画面中的松林、远山等元素将诗中悠远静谧的意境充分展现出来。
《黟县四志·人物志》称程门“幼聪慧,工书善画,作行书随意为之,有不衫不履游行自如之故。画尤精妙绝伦,凡山水、人物、花卉以至虫、鱼、鸟、兽兼善其长。”

金品卿,名浩,号寒碧山人。同治、光绪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画师,擅长花鸟、鱼虫、兼工山水、人物,与王少维并称“御窑厂两支笔”。
如图浅绛彩花卉纹圆瓷挂板。题辞:“红蓼花踈水国秋。”出自唐代诗人罗邺的七言绝句(《雁》暮天新雁起汀州)。以水生植物红蓼、荷叶上的天牛为意象,勾勒出一幅秋天黄昏时的江边图卷。

王少维,名廷佐,字少维。与金品卿同为活跃在同治和光绪时期的御窑厂画师。
如图镂空六方帽筒。帽筒以圆形为主,也有六角、方形的,有的还在各面开窗作透气或装饰用。此类器通常成对摆设于厅堂,以同治、光绪年间最为流行。
这件帽筒题跋为“癸酉小春月(金秋十月,天气和暖似春,故曰小春月),写于珠山御厂蕉荫轩,少维并笔。”蕉荫轩为御窑厂的轩室名号,他以描绘人物、山水,又以画猴见称。
重点展品提前看

马庆云浅绛彩稚鸡牡丹纹四方兽耳瓶

左一:朱少泉浅绛彩山水纹长方形瓷挂板 右上:金品卿浅绛彩山水花鸟纹四方壶 右下:俞子明浅绛彩山水花鸟纹兽耳海棠瓶

汪友棠浅绛彩山水人物纹盘
地点:江西省宜春市博物馆三楼临时展厅 票价:免费

|